•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体育 汽车 时尚 房产 科技 健康 文化 公益 消费 游戏 亲子 教育 法制 食品 旅游 农业

    重庆南山之巅有根铁桅杆 风雨400年为啥没锈迹

      发布时间:2019-10-25 14:50:05  来源:

      近日,记者在重庆南岸区南山走访时听闻,矗立在真武山山巅的一根铁桅杆,已引起重庆文物爱好者的关注,一些文物爱好者,甚至还组成了志愿者队伍前往维护。

      重庆南山上的一棵树观景台,被游客誉为重庆主城最佳观景平台。但在明朝,南山上的最佳赏景点似乎并非在这儿,会不会是铁桅杆所在地呢?

      历经400多年日晒雨淋

      如果对南山地形不熟,想找到铁桅杆的位置并不容易。

      记者从当地人口中得知,目前有两条小路可去:一条是从一棵树观景平台后一条宽约1米的步道进入;一条是从涂山寺后门进入,不过这儿有专人值守,出于安全考虑,通常不让通行。在铁桅杆附近,生长着茂密的森树,铁桅杆已被隐藏在山顶植被中。

      南岸区文管所相关人员介绍,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明朝时,重庆南山上的最佳观景点就是铁桅杆所在地。这儿视野好,可一览嘉陵江和长江两江交汇,周边并无大的遮挡物阻挡视线。

      据南岸区文管所资料搜集,这根铁桅杆属生铁铸造,高18.83米、直径约0.2米,历经400多年日晒雨淋,至今保存完好。奇妙的是,几百年下来,它竟没有锈迹,实为罕见。199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南山植物园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维修。

      “因铁桅杆地处高地,尤其是湿雨天气,不建议人们去登顶。”南岸区文管所相关人员提醒。

      万历第一猛将刘铤所建?

      这根铁桅杆其实大有来头。据清陶澍《蜀輶日记》云:“涂山绝顶有铁桅一,屹然云表,明刘铤所立。”《巴县志》也沿袭此说,记载该铁桅杆为“明·刘铤所立”。

      刘铤是谁呢?记者查阅资料得知,著名史学家黄仁宇曾在其名著《万历十五年》中提到,明朝万历年间是个特殊的年代,整个大明王朝的兴盛和衰落,都在这个时代酝酿。刘铤在重庆平定杨应龙之乱后,赢得了“万历第一猛将”的称号。

      《明史》对这位曾驻防重庆的名将有这样一番评价:一生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

      在南岸区文管所提供的资料中,记者发现铁桅杆上铸有铭文,至今清晰可见。上面写着“明万历二十三年三月初三日巴县东里住城新兴铺费大元刘氏男费有进陈氏”及“男费有成王氏男费成长寿”两组铭文。按照字面来理解,该铁桅杆系费大元偕妻刘氏为求长寿而立。

      难道修建铁桅杆另有其人?既然是刘铤所立,为什么刘铤不在铁桅杆上留下点什么记载?记者在走访中听闻,当地人对此有多种猜测。

      有人猜测,立铁桅杆是刘铤下达的命令,费大元负责操办。另有猜测,铸造铁桅杆,刘铤找费大元出资修建。至于费大元到底是谁,还有待考证。

      用来防火还是放哨?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有关南山铁桅杆的修设用途众说纷纭:避雷针、定海神针、金箍棒……网友对铁桅杆的分析,可谓脑洞大开。

      在当地人的介绍下,记者找到一位69岁的老人。老人名潘云国,在南山街道工作30余年退休,曾参与《重庆南山风景旅游图》《南山地方志》等编制工作,当地人称“南山通”。

      “铁桅杆的实际用途还真是个谜!”老潘说,南山没有他不熟悉的地方,这么些年,他见证了铁桅杆不生锈的奇迹,虽然杆身上没有铸造华丽的龙凤纹饰,但它耸立不倒,实属难得。老潘分析,设立铁桅杆除了寓意长寿,或许还寓意防火。据他所知,南山有一个流传甚久的传说,讲的是明朝时,每当夜幕降临,人们总能看见一个和尚,从涂山寺里手提大红灯笼向铁桅杆走去,将灯笼点燃后,升至杆顶,故称“天灯”。和尚照“天灯”,意在除邪消灾,祈求国泰民安。次日晨,和尚将灯笼放下,换一面“七星旗”悬于杆顶,警示人们防火。另传,重庆城曾常有火患,故立铁桅杆以镇之。

      “可见,严防山火毁林,保护环境古已有之。不过,刘铤建铁桅杆的目的,少不了壮大军威这层含意。”老潘形容说,至今可见,杆身有几处犹如树枝节疤,疑为供攀援或挂东西的突凸,或许铁桅杆除了寓意消灾避难,很可能就是按铁旗杆打造,也可比作当年的军事放哨台、瞭望台。

      “它或许还起到川江航标的作用。”老潘认为,铁桅杆正对重庆母城、俯望两江交汇,所处位置绝佳,几百年前无疑是重庆城的地标。其杆体醒目,加之挂有旗面,或许曾被过往船只视作川江航标。也就是说,船只见到铁桅杆,就知道重庆城到了。

      重庆大轰炸时期是警报台

      老南山人都知道,铁桅杆曾逃过一劫。上世纪50年代,曾有人用铁锤敲砸破坏,却砸不断;用铁棍撬,撬不动;用锄头挖,挖不倒。

      “期间,保护和守护铁桅杆的人,是涂山寺真武山老街后边小禅院中的一名修行人。”老潘自小认识这位僧人,僧人原名释本立,进入佛门后被称之为僧本立。会太极功夫,热爱书法,俄语说得好,曾几十年如一日在南山替人免费行医。

      “当有人破坏铁桅杆的时候,他会带上一些僧人,挺立杆前据理力争,破坏之人才收手作罢。”老潘感到遗憾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僧本立所在的禅院被山洪引发的巨大泥石流淹没,僧本立也因此遇难。“铁桅杆是前人为重庆留下的一件瑰宝。”老潘说。

      记者从重庆市档案馆了解到,重庆大轰炸时期,南山铁桅杆作为防空预警平台,曾救过无数重庆人。在重庆大轰炸最艰难的时期,铁桅杆真正成了重庆人的警报台。

      “当日机来临时,铁桅杆就挂一个红灯笼;当日机接近城区时,铁桅杆会挂上两个红灯笼。人们看到后,就会立刻前往防空洞躲避;当日机到达重庆上空即将轰炸时,就把灯笼全部放下来。当空袭警报解除,就挂上一个绿灯笼。”重庆大轰炸研究专家唐润明说,南山铁桅杆为保护重庆人和重庆城,作出了大贡献。(记者 李琅 官毅)

  • Copyright © 2012-2020 http://www.qnxx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站务:QQ在线客服